擔憂美歐制裁與地緣衝突 原油連續上漲【群益獨家觀點】
【商品走勢】
原油 : 16日紐約輕原油期貨合約(10月)上漲 1.93% 至 64.52 美元
【西德州原油】
本週烏克蘭持續對俄羅斯煉油廠與港口發動攻擊,俄羅斯企業警告,無人機襲擊已影響產能,可能被迫下調原油產量與裝運速度,烏克蘭的精準打擊不僅針對戰事能源補給,更是意在削弱俄羅斯能源的全球銷售能力,數據顯示,過去兩週的攻擊已導致俄羅斯每日約30萬桶的煉油產能停擺,與此同時,一週之內俄羅斯無人機兩次侵犯北約成員國領空,也已經觸發歐盟的敏感神經,因此美國總統川普敦促歐盟,對俄羅斯原油的主要進口國(中國與印度)實施制裁,迫使其調整供應來源,以削減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並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進而推動其重返和平談判桌上,因此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將加快提案,透過額外措施增加對俄羅斯的經濟壓力,地緣衝突的升級可能持續影響俄羅斯原油出口能力,加上歐盟與美國隨時可能推動新一輪制裁行動,油價在各種資訊擔憂下,價格緩步走升。
國際能源署(IEA)月報預估,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僅年增 74 萬桶/日,屬於低速成長,整體需求依舊疲軟,相較之下供給端壓力持續擴大,2025 年全球產量將增加 270 萬桶/日,2026 年再新增 210 萬桶/日,原油供應將不斷創下新高,造成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來自能源組織OPEC+,該組織正逐步解除減產協議,第一階段 220 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已在今年完全退出,目前計畫自 10 月起增產 13.7 萬桶/日,若依此步伐推算,至明年底將完全解除第二階段 165 萬桶/日的減產,代表組織策略也已明顯從「限產保價」轉向「增產搶市佔率」,美國能源署(EIA)同樣預計,原油價格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大幅下跌,預期布蘭特原油第四季平均價格為 59 美元,在2026年第一季降至 50 美元/桶,主要反映全球供過於求的狀態,因此,短線上烏俄戰事升級推動風險溢價,但後續一旦衝突和緩,油價最終仍將回歸疲弱的基本面。
【原油日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