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強調雙重風險,黃金衝高後回落;中國銅減產預期增,供給疲弱加劇【群益獨家觀點】

鮑爾強調雙重風險,黃金衝高後回落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於本週二發表談話,指出當前貨幣政策面臨雙向挑戰:一方面通膨存在上行風險,另一方面就業市場面臨下行壓力。雖然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屬於一次性事件,但未來幾個月其效應可能逐漸顯現,這意味著聯準會在未來的降息政策上不宜過於積極。鮑爾的表態隨即引起黃金價格小幅下跌,反映市場對貨幣政策走向的重新評估。
近期金價的上漲有效消除市場對黃金是否能對沖通膨風險的疑慮。經通膨調整後,黃金價格創下自19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以1970年至今的通膨調整金價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標準化漲幅比較,長期來看,黃金確實具備抗通膨的功能。然而,二者並非始終同步波動。可將黃金類比為一隻活潑的小狗,而通膨則是牽引小狗的主人。當黃金價格與通膨的偏離度過大時,通膨將逐步牽引金價回歸合理區間。
從經濟本質角度分析,若美國的全球關稅政策導致通膨斜率上升,將進一步激發黃金作為通膨對沖資產的買盤力量。加之去美元化趨勢持續,各國央行對增持黃金的意願可能增強,有利於黃金中長期價格走勢的穩定與上行。
2025年以來推升金價的因素來自於各國央行的買盤持續強勁(尤其是金磚國家)、不斷膨脹的貨幣供給與債務擔憂、美元弱化的趨勢、美國逐漸進入降息循環、對於貿易戰的擔憂、聯準會獨立性的逐步喪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烏俄戰爭、中東衝突等)、通膨的對沖,加上傳統金飾珠寶消費旺季(Q4)的靠近,黃金在經歷了4月到8月主力收籌碼的過程下,黃金重新獲得上攻的動能。
通膨調整金價與CPI指數
黃金 紐約期貨 12 月合約 (GCZ5)
中國銅減產預期增,供給疲弱加劇
近期一中國顧問公司指出,冶煉銅過程中重要副產品—硫酸價格呈現下跌,可能使中國銅冶煉產業面臨進一步利潤壓縮,進而影響產能利用率,引發產能下降。
2025年以來,受全球銅礦短缺與需求旺盛影響,精煉銅加工處理費(TC/RC)持續低迷,甚至降至負值水平,令冶煉廠利潤大幅受壓。部分冶煉廠不得不以負加工費競爭礦石供給。相較之下,中國冶煉廠由於具備政府支持及產能規模優勢,仍能拿到零加工費合約,並依靠硫酸為主要副產品的收入支撐,維持高水平產能運作。
2025年中期,硫酸價格的上揚有效提升銅冶煉產業的副產品收入,為產能維持提供穩定動力。然而,近期硫酸價格出現明顯下跌,導致廠商利潤空間縮窄,生產壓力上升。在此壓力下,部分冶煉廠可能選擇減產以控制虧損,這將有助於緩解當前精煉銅產能過剩的問題,並減輕銅價上漲的阻力。
隨著硫酸價格回落,壓縮冶煉廠利潤,產能利用率有下滑的可能,減產將有助於調整供需平衡,對銅價形成支撐。
銅需求面雖尚未出現明顯的復甦,不過在預期中國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推行下,有望帶動消費需求的復甦,目前中國的內需相對疲軟,消費需求尚未明顯提升或許與消費者預期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有關,在政策出台前保持觀望的態度,一旦政策推出,將帶動整體消費情緒升溫,中國股市表現也可能同步有所表現,銅價將在消費的復甦下出現較佳的表現。
銅的基本面維持樂觀,SMM預估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將年增4.5%,銅礦產量及精煉銅產量將分別成長0.5%、1.9%,2025年的銅平衡趨向微幅過剩,而2026年可能重新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主要原因來自於需求增速超越供給增速、以及中國反內捲政策將使過剩的產能得到控制,需求在能源轉型、用電需求大增、新興市場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下較為樂觀,供給面臨礦商投資不足,未來銅礦供應將持續不足應付需求,整體供需基本面趨向穩健上行。
銅 紐約期貨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