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劍指四千關卡?全球礦難引爆銅荒!【群益獨家觀點】

黃金強勢創高!劍指四千關卡?
【黃金】
黃金再度刷新歷史新高,這種連續性的上攻動能,顯示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正在明顯升溫。高盛集團指出,私人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超乎預期,ETF資金流入量強於模型預測,顯示金價具備進一步上漲的潛力。該行分析師Daan Struyven指出,私人買盤的積極參與使原先的價格預測面臨「巨大的上行風險」,高盛因此上調中長期目標,預期金價在2026年中期可達4000美元,年底甚至有望攀升至4300美元。
自2025年以來,黃金價格走勢呈現典型的波浪式上升結構。年初在通膨回落與地緣風險升高的交錯背景下,金價穩步攀升,至4月底觸及階段高點。隨後進入數月整固期,但自8月起市場情緒再度轉強。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報酬差距,在美聯儲政策轉向的背景下,黃金的吸引力顯著上升。
從基本面來看,美聯儲的政策轉向成為支撐金價的核心因素。隨著美國就業市場降溫、通膨壓力緩解,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10月再度降息25個基點,概率高達97%。利率下行意味著生息資產報酬率下降,黃金作為非生息資產的機會成本同步降低。歷史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的十次降息週期中,有七次黃金價格呈現上升走勢,顯示其在寬鬆環境下的穩定避險屬性。
然而,美元的疲弱進一步強化了黃金的上行趨勢。上週美元指數創下七月以來最差單週表現。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經濟數據發布延遲,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感加深,避險需求因此上升。美國ADP就業報告顯示9月民間職位減少3.2萬個,為2023年以來最大降幅,進一步印證經濟降溫。標普全球估計,政府停擺每延續一週,將拖累GDP增長0.1至0.2個百分點。這樣的經濟真空期促使資金轉向黃金等低風險資產,強化了多頭結構的穩定性。
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亦為金價提供額外支撐。中東局勢持續緊張,美國與以色列、哈馬斯之間的停火談判陷入僵局,而俄烏戰事再度升級,烏克蘭多地遭受大規模導彈攻擊。這些事件讓市場重新審視全球安全環境,推動避險資金流入黃金。央行層面亦出現結構性變化。自俄烏衝突以來,各國央行加速多元化外匯儲備配置,黃金在官方資產中的占比持續上升。截至2025年8月,中國央行已連續十個月增持黃金,持有比例達7.64%,創歷史新高,顯示官方資金對黃金長期價值的認可。
綜觀當前形勢,黃金的上漲動能來自多重因素的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美元走弱、政府停擺導致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升溫。這些條件有機會構成了黃金多頭的「完美風暴」。
全球礦難引爆銅荒!銅供需失衡?
【銅】
近期全球銅市再度出現劇烈波動。隨著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山因泥石流事故宣布全面停產,市場供應鏈受到重大衝擊,帶動銅價快速上揚。自今年初以來,銅期貨價格已累計上漲18.5%,並持續於兩個月高位區間震盪。彭博與鉅亨網指出,除了印尼礦難外,剛果(金)與智利的主要礦場也出現生產中斷,全球銅供應短缺問題進一步惡化,形成近年少見的多重供應衝擊。
根據統計,剛果卡莫阿-卡庫拉(Kamoa-Kakula)礦與智利埃爾特尼恩特(El Teniente)礦的部分生產停滯,使今年全球銅供應量已減少約6%。而格拉斯伯格礦事故更雪上加霜,法國興業銀行分析指出,該事故將使2025與2026年全球銅供應分別減少0.9%與1.1%,恐造成自2004年以來最大年度供應缺口。這種供應面連鎖效應,使得原本市場預期的「過剩週期」快速逆轉。
供應收緊的背後,亦反映印尼資源政策的變化。格拉斯伯格礦由自由港—莫克莫蘭(Freeport-McMoRan)與印尼政府合資經營,該礦場佔自由港銅產量近三成、黃金產量七成。事故發生後,自由港股價在一週內重挫逾20%,反映市場對生產恢復進度與政策風險的憂慮。印尼政府有意加強礦業國有化與精煉在地化,未來或將收緊精礦出口許可。由於當地冶煉與加工能力尚未完善,出口受限恐導致供應緊張持續延長,這也意味銅價短期難以回落。
與此同時,需求端的長期成長潛力仍相當可觀。隨著全球電動車產業加速擴張、能源轉型推進、以及基礎設施升級計畫推動,銅作為關鍵導體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攀升。高盛預測,到2030年全球銅需求量將達3,100萬噸,較目前增加超過三成。綠能基建與再生能源投資將成為驅動銅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