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上調GDP預期;港交所融資暴增6倍!【群益獨家觀點】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世界銀行上調中國GDP預期至4.8%,雖中國上半年GDP均在5%以上但第三季數據並不理想,市場對於官方訂定的5%仍有疑慮,也因此預期中國會再祭出更多加碼政策以達「保五」目標。10/20將迎來中國四中全會的十五五規劃,期待十五五規劃新出爐的政策規劃。
今年以來A股龍頭赴港IPO成為市場主力,港交所融資截至今年第三季相較去年暴增6倍,其中醫藥生物板塊最為活躍,「A+H」模式企業佔上半年融資額七成,預期第四季機械人、黃金、醫藥生物、汽車、消費等新興產業仍是IPO主力方向。
今天為十一長假最後一日,預期假期後上漲格局回延續,不過最近回檔幅度較大,須謹慎操作
世界銀行上調GDP預期
中國2025年增長預期調升至4.8%
世界銀行最新《東亞暨太平洋地區半年展望》報告指出,將中國大陸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由4.2%上調至4.8%,但警告經濟動能恐續放緩。原因包括消費與企業信心低迷、新出口訂單減弱、公共債務壓力上升及結構性減速。
企業觀望、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干擾投資決策
世界銀行指出,亞洲出口導向經濟體受美國政策變動牽動,企業多採「觀望」態度、延後資本支出。9月中國工業產出與零售增速雙雙創近一年新低,反映經濟尚未全面復甦。
市場預期中國將加碼刺激
亞洲開發銀行稍早預測中國今年增長4.7%。儘管上半年達5.3%高增速,但第三季數據走弱,外界對全年能否達成「保五」目標再度產生疑慮。
市場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可能推出更多政策工具以穩增長、支撐官方約5%的全年目標。不過,世銀強調深化結構性改革較短期刺激更能帶來持久發展。
港交所融資暴增六倍!
集資規模飆升
截至今年第三季,香港共有69隻新股上市、集資額超1800億元,穩居全球第一。新股熱潮主要來自政策支持與資金流入兩大動力,尤其是內地企業赴港「先A後H」上市趨勢明顯。
滬深港聯動顯效
港交所行政總裁指出,今年截至8月底,港股融資總額達134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6倍。其中,「A+H」模式企業佔上半年融資額七成,凸顯滬深港市場在制度互通與資本協同上的強勁動能。
其中五大巨頭——寧德時代(410.06億)、恒瑞醫藥(113.74億)、三花智控(107.36億)、海天味業(105.71億)與藍思科技(54.83億),合計募資超過港股IPO總額的一半,顯示A股龍頭赴港已成市場主力。
第四季新股IPO展望
據統計,9月以來已有25家A股公司公告籌劃赴港上市,其中醫藥生物板塊最為活躍,包括科興製藥、新諾威、博瑞醫藥等
市場認為新股熱潮與整體升市節奏呼應,但波動大、投機成分重,第四季新股表現仍取決於大盤氣氛。
目前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正利用香港作為「國際融資與出海平台」,機械人、黃金、醫藥生物、汽車、消費與特專科技等新興產業仍將是第四季赴港上市的主力方向。
指數日線圖








本週經濟行事曆

下週經濟行事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