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考慮禁中國食用油,美中貿易再升溫【群益獨家觀點】

農產品價格
黃豆 | 川普考慮禁中國食用油,美中貿易再升溫
川普考慮禁中國食用油,美中貿易再升溫
週二川普於 Truth Social 上表示可能會停止與中國購買食用油,美中貿易談判緊張情勢再度升溫。其中食用油與農產品最有關聯的應該是指廢棄食用油 (UCO),是美國生質柴油的重要原料之一。
為符合美國環保署(EPA)制定的 可再生燃料標準(RFS),過往美國煉油廠會大量進口巴西乙醇與中國廢棄食用油等原料,用於再生能源生產。以 2024 年為例,中國廢棄食用油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約 41% 出口至美國,用於生質柴油生產。
2024 年 中國廢棄食用油 (UCO) 出口至各國的占比
2024年 美國廢棄食用油(UCO)進口各國占比
然而,今年的情況略有不同。在 9/8、 9/10及 9/17 日報中的觀察,與 UCO 相關的發展可分為兩個方向:
1. 新版 RFS 草案:外國原料製成燃料的 RIN 積分可能砍半
EPA 於今年 6 月提出的新版 RFS 草案中,建議削減使用外國原料製成再生燃料的可再生識別碼(RIN)數量。具體來說,
-
燃料直接進口(如直接進口巴西乙醇)
-
或在美國境內生產但使用外國原料(如中國廢棄食用油)
其可產生的 RIN 將僅為國內原料燃料的一半。
若此草案通過,將大幅降低進口再生能源原料的誘因,迫使煉油廠更多依賴美國本土的豆油與玉米作為替代原料。此舉雖有助於推動國內原料需求,但同時也會提高煉油廠的生產成本。
該草案原定於今年 10 月底決議,但目前傳出可能延後通過,具體時程尚未確定。
2. 45Z 稅收抵免條款的地區限制
另一項關鍵政策為 45Z 稅收抵免條款,同樣與再生能源生產相關。當煉油廠達到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產量,即可依據 EPA 的計算公式獲得稅收抵免。
該條款隸屬於《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於 5 月底通過並在 7 月 4 日正式生效。依照現行規範,僅限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原料來源方可獲得稅收補貼,外國原料(如中國 UCO)不在補貼範圍內。
綜合分析
目前部分政策仍在等待最終決議,但整體方向明確:政策重心正逐步傾向扶植北美本土再生能源原料。
若川普最終決定禁止自中國進口廢棄食用油,短線上可能推升美國豆油需求與價格;但同時,若進口原料受限、煉油成本升高,則可能引發美國煉油業者的反彈,使該議題成為美中談判與國內政策平衡的重要籌碼。
黃豆日線圖
小麥、玉米 | 歐盟與烏克蘭啟動新貿易制度,恢復小麥及玉米貿易
據 UkrAgroConsult 報導,歐盟與烏克蘭的新貿易制度將於 2025 年 10 月 29 日正式生效,取消部分關稅並擴大農產品出口配額,但對糖、家禽、蛋、小麥、玉米、蜂蜜等敏感品項仍採有限開放。該協議屬永久性雙邊協定,下一次檢視時間訂於 2028 年。此制度取代原先的臨時貿易便利化措施,象徵歐盟在俄烏戰爭後進一步鞏固與烏克蘭的經貿合作,為烏克蘭農產品提供更穩定的進入歐盟市場機會,同時也反映歐盟在農業與能源安全上推動供應多元化的策略。
小麥日線圖
玉米日線圖
經濟行事曆
ONI指數 | 正常天氣 -0.3
ON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