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衝擊恐反噬中國,美國乘勢重整盟友關係【群益獨家觀點】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A50近兩日快速反彈,但在美中關係仍緊張下,陸港股短期波動度大須謹慎操作。
中國此番稀土管制措施恐影響中國的國際觀感,使他國考慮對中國貿易依存度;而美國在4月對等關稅宣布後,國際觀感大幅下降,但受益於中國稀土管制再度重整與他國的盟友關係。
市場目前聚焦貝森特亞洲行、川習會是否舉行以及中國10/20的四中全會。
稀土衝擊恐反噬中國,美國乘勢重整盟友關係
採「美式手段」反制恐影響中國
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管控,甚至要求外國出口商須獲許可才能輸出含中國礦物產品。此舉引發美歐日澳等國的強烈關注。
市場分析警告,中國過度行動恐使其在國際上顯得「濫用經濟武器」,削弱其作為替代合作夥伴的形象。原本中國藉川普外交孤立期向印度等國釋放善意,如今稀土限制反令各國重新考慮與中國的依存度。
學者斯科特·甘迺迪警告,若中美繼續將經濟優勢武器化,最終可能促使他國重建「不含中美」的新國際秩序。
美國組聯盟應對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正與歐洲、澳洲、加拿大、印度及亞洲民主國家磋商,籌組聯盟以回應中國措施。日本、德國亦呼籲G7團結應對,澳洲總理更將訪美商討關鍵礦產供應協議。
上半年美中貿易衝突的急劇升溫與戰術性降溫
4–5 月為衝突高峰期:雙方關稅同時飆升至歷史高位,顯示貿易緊張急劇升溫。
6 月後緩和:在川習會談及暫時協議推動下,雙方部分撤回懲罰性關稅。
關稅短暫飆至三位數的「峰值」後迅速回落,但關稅未完全回歸常態,美方仍維持較高防禦性稅率,中方則選擇更具外交靈活性的「低姿態反應」
美國仍保持「高壓但可談」的姿態;中國則以降稅換取談判空間,為後續的關稅休戰鋪路。

指數日線圖








本週經濟行事曆

下週經濟行事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