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止跌回穩 中美談判保持樂觀【群益獨家觀點】
農產品價格
黃豆 | 黃豆止跌回穩 中美談判保持樂觀
近期全球黃豆市場情緒轉趨穩定,價格止跌回穩。儘管中國因巴西報價高企而暫停採購,但其他國家如印度與日本陸續擴大自美採購,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出口下滑壓力。市場焦點仍主要集中在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雖然其他國家陸續擴大自美採購黃豆,但在整體規模上仍難以填補中國市場所留下的龐大缺口。隨著談判日期臨近,市場對中美協商結果仍持樂觀看法。
路透社報導指出,日本政府正著手安排川普訪日時的採購計畫,內容涵蓋美國的黃豆、天然氣及軍事裝備等項目,旨在為即將展開的貿易與安全會談鋪路。據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雖不打算承諾新的國防支出目標,但有意透過擴大自美採購農產品與能源,以緩解雙邊貿易壓力並維持合作關係。日方則計劃提交價值約 5500 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清單供雙方審查。報導認為,此次採購協議可能成為川普競選期間的象徵性政治成果,同時也有助於高市政府維持對美外交平衡。
除日本外,印度與美國亦接近達成重大貿易協議,預計將把美國對印度出口產品的關稅削減從現行的 50% 降至 15–16%。協議核心涵蓋能源與農業,其中美國玉米與黃豆為談判焦點。印度可能進一步開放市場,允許更多美國玉米與黃豆進口,滿足國內食品與畜牧業需求。報導指出,自 2022 年以來中國已大幅減少從美國進口黃豆,使得美國積極尋求新出口市場,而印度正好成為潛在替代買家。
目前印度對俄羅斯原油進口依賴度達 34%,美方則希望透過此貿易協議,以增加農產品出口同時爭取印度逐步減少自俄能源進口。據悉,印度計劃於 2025 年 11 月前正式完成協議,並可能逐步宣布削減俄羅斯原油進口比例,改向美國採購。此外,協議還包括豆粕與乙醇產品的市場開放與降稅措施,預期將進一步推動美國農產品在印度市場的擴張。分析人士指出,此舉不僅有助印度強化與美方的戰略合作,也可在通膨壓力下確保糧食與能源供應穩定。整體而言,該協議若順利簽署,將成為近年印美最具影響力的經貿突破。
價格表現方面,黃豆價格目前呈現易漲難跌的格局。主要原因在於巴西黃豆報價上漲以及阿根廷恢復出口關稅,間接支撐豆粕價格。從壓榨結構來看,黃豆副產品約八成為豆粕、兩成為豆油;阿根廷是全球最大豆粕生產與出口國,而巴西則為最大黃豆生產國。在此背景下,國際黃豆報價預料不會延續自五月以來豆粕的下跌走勢,目前已出現止跌回穩。整體而言,黃豆市場前景仍偏向樂觀。
黃豆日線圖
小麥 | 全球供應充裕 小麥價格維持低位震盪
小麥日線圖
玉米 | 美國乙醇產量創近五個月新高 玉米低價帶動出口與內需增長
據 EIA 資料顯示,美國乙醇日均產量達 111.2 萬桶,為 19 週以來最高水平,較前一週增加 3.8 萬桶,也比去年同期多出 3.1 萬桶。同時,乙醇庫存降至 2,191.9 萬桶,為 51 週以來最低,當週減少 70.9 萬桶,年減 30.4 萬桶。
由於美中貿易戰導致美國玉米出現生產過剩,價格相對低廉,進而刺激出口與國內需求同步增長,也成為乙醇產量與出口上升的重要支撐因素。
玉米日線圖
經濟行事曆
ONI指數 | 正常天氣 -0.3
雖然 ONI 指數 -0.3 仍屬於正常天氣,不過 NOAA 已經提前宣布反聖嬰現象已經到來,留意美國、巴西及阿根廷農產品生長情況是否受到乾旱影響導致減產。如果產量減少、供給減少,容易推升農產品價格。
ONI指數

聖嬰反聖嬰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