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復甦之路勢頭強勁Q3恢復盈利、獲巨額投資 盤後股價飆升8%【美股投資戰報】
英特爾財報重點消息
1. 財報超預期與核心業務反彈
第三財季實現淨利潤 41 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 166 億美元。調整後的每股獲利為 23 美分,遠優於分析師先前平均預期的 1 美分。調整後的毛利率達 40%,也超出了預期的 35.7%。此優秀成積歸功於個人電腦(PC)處理器銷售額的增長,以及透過加速裁員和其他措施實現的「全公司成本下降」。
2. 巨額投資注入信心與資金
美國政府將約90億美元聯邦撥款轉換為股權,以及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對英特爾的重大投資,這兩者都極大地增強了市場對英特爾未來前景的信心。
英特爾與那斯達克100走勢

圖片來源 : TrandingView
財報超預期與個人電腦業務反彈
英特爾第三財季實現淨利潤 41 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 166 億美元。該季度營收成長 3%,達到 137 億美元。扣除部分項目後,調整後的每股獲利為 23 美分,遠優於分析師先前平均預期的 1 美分。調整後的毛利率達 40%,也超出了預期的 35.7%。 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強調了公司「在重建公司方面取得的穩步進展」,並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保持提高業務效率的步伐。 業績提升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核心市場PC 處理器核心產品線的強勁表現,銷售額增長。首席財務官戴維·津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由於企業急於用最新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統更新辦公電腦,英特爾消耗 PC 芯片庫存的速度快於預期。

圖片來源 : App Economy insights

圖片來源 : Intel財報
個人電腦(PC)市場反彈 帶動Intel營收
英特爾客戶端運算部門(Client Computing Group)上季營收為 85 億美元,高於預期。CCG 業務受益於個人電腦(PC)市場的反彈。具體來說,PC 的總體潛在市場(TAM)高於預期,這主要受到換機潮、Windows 11 以及 AI PC 的需求驅動。 由於需求強勁,首席財務官戴夫·津斯納表示,目前的需求超過了供應,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 2026 年。
總體而言,CCG 部門的強勁表現和 PC 市場的需求增長,幫助英特爾在該季度整體實現了穩健的業績。
AI需求強勁 支持AI數據中心營收
數據中心與人工智慧業務(Data Center and AI,簡稱 DCAI)表現出營運收入的顯著增長和利潤率的大幅提升,數據中心芯片的銷售額為 41 億美元,儘管同比下降了 1%,但市場需求,特別是來自 AI 領域的需求強勁,正面支持了其核心產品線,預計未來幾個財季將走強。 供應緊張成「高級問題」:目前的需求比英特爾規劃全年供應時預期的要強勁得多,英特爾現面臨「供應問題」。財務長稱此情況為「高級問題」(high-class problem),並預計需求超過供應的趨勢將持續到 2026 年。 業務驅動因素與市場策略 英特爾認為,人工智能(AI)的廣泛應用正在推動對其數據中心產品線的強勁需求,特別是在特定的計算任務中,其核心 CPU 產品展現了競爭優勢。
- AI 驅動的需求增長: AI 的採用正在使核心 x86 市場受益 ◦ 隨著行業更新傳統基礎設施,對 Xeon 處理器的 AI 驅動需求正在升溫。,
- 推理(Inference)的優勢: 雖然英特爾在用於 AI 訓練的 GPU 方面落後於競爭對手英偉達(Nvidia),但預計 AI 公司將把投資轉向用於推理(Inference)所需的晶片。 推理是指允許 AI 模型響應用戶查詢的計算任務。 對於較小的 AI 模型(例如企業 AI 工具),CPU 的成本通常低於 GPU,功耗也低得多。首席財務官津斯納將使用 GPU 為較小的 AI 模型進行推理比喻為「開著法拉利 (Ferrari) 去買菜」,強調了 CPU 在此類任務中的效率優勢。 數據中心營運商意識到,他們需要升級中央處理單元(CPU)以跟上先進 AI 晶片的步伐,升級 CPU 可為建構和運行 AI 應用程式提供功率和性能優勢。

圖片來源 : Intel財報
代工業務虧損大幅縮小
代工業務(或稱其工廠部門)在最近的財季中展現出複雜的表現,雖然收入略有下降,但虧損大幅收斂,儘管仍處於虧損狀態,但代工業務的虧損有所「止血」。第三財季的淨虧損或營運虧損為23億美元。且管理層正積極採取措施尋求外部客戶和提升業務效率。比去年同期的 58億美元虧損減少了一半以上,也優於第二財季的32億美元虧損。 儘管虧損有所改善,英特爾的代工業務目前仍然無利可圖,並且面臨多重挑戰:
• 內部訂單依賴: 該部門目前幾乎完全依賴英特爾產品部門的內部訂單。
• 缺乏回報: 過去對代工業務的大量投資,一直難以產生回報。
• 外部客戶需求: 尋求外部客戶被視為扭轉代工業務局面的關鍵。吸引更多客戶也是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的首要任務之一。
• 競爭對手: 在客製化芯片業務方面,英特爾將與博通(Broadcom)和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ies)競爭,這些公司正在協助如 Alphabet 的 Google 和 Amazon 等客戶製造其 AI 芯片。

圖片來源 : Intel財報
英特爾預計第四財季銷售額將在 128 億至 138 億美元之間,中點為 133 億美元,與分析師的平均預期基本一致。津斯納表示,公司計劃在 2025 年投入 270 億美元進行資本支出,高於 2024 年的 170 億美元。 儘管英特爾在關鍵時刻推出了新產品和製造技術,但公司財務狀況要從根本上得到改善,這些營運改善措施必須成功發揮作用,幫助英特爾贏回失去的市場份額和生產訂單。

圖片來源 : Intel財報
新聞來源 : Bloomberg、Reuters
公司簡介:
Intel(半導體元件);英特爾公司設計、製造,並銷售電腦組件與相關產品。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微處理器、晶片組、內嵌處理及微控器、快閃記憶體、圖像產品、網路及通訊產品、系統管理軟體、視訊會議產品,以及數位影像產品。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