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達成協議,陸港股指數走揚【群益獨家觀點】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美中週末在吉隆坡達成第五輪貿易共識,中國將延後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並恢復美豆採購;美方則放棄對中課徵100%關稅,此協議川習將在10/30 APEC峰會簽署,美中關係和緩提振市場情緒,陸港指數提振上漲。
市場認為美中關係正在尋求新的平衡,即便短期休戰但根本矛盾並未解決,不過仍可暫時緩解市場的擔憂情緒。
更多協議細節關注本周10/30的川習會面,陸港股由於市場情緒修復,偏正向看待。
美中達成協議,陸港股指數走揚
第五輪吉隆坡貿易會談達成共識
美中於馬來西亞完成新一輪談判,達成多項共識,陸港股指數上周提前反應,A50突破壓力區間再創高。
貝森特表示雙方協議,中國將延後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並恢復大量採購美國黃豆;美方則放棄對中商品課徵100%關稅。
並就TikTok問題達成最終協議,預計於10月30日川習會正式簽署。
會談內容涵蓋出口管制、延長關稅休戰、打擊芬太尼非法貿易、農產品採購及稀土供應等議題。新的休戰期將超越以往90天期限,有助全球經濟穩定。此輪協議標誌著美中貿易戰明顯降溫,雙邊關係出現實質緩和跡象。
川習將於峰會簽署協議
中方特使李成剛透露,兩國就芬太尼問題達成共識,美方可能降低相關化學品的20%關稅。若大豆貿易恢復,將為川普在農業州帶來政治利多。
雙方預計10月30日川習會上正式簽署協議,標誌著中美關係自多年貿易對抗以來的重大轉折點。
此次協議為短期「緩衝窗口」
市場視此次協議為短期「緩衝窗口」,可暫時降低地緣與貿易不確定性。若僅延長休戰,中國仍承受約40%的有效關稅壓力,但有助其集中精力穩內需、促科技自立。美方則藉穩定關鍵礦產供應、減輕政策不確定性以提振市場信心。

從戰略角度看,中方可能以減少俄油採購及禁毒合作換取美方在台灣議題上保持克制;而川普雖對台政策態度模糊,但不排除在政治考量下作出有限讓步。
雙方在對抗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的「新常態」——頻繁破裂、短期修復。即便停戰暫時緩解壓力,根本矛盾仍未解決。
對中國而言,外部緩和為提振國內經濟與推進科技突破爭取時間;對美國而言,穩定稀土供應與金融市場同樣具戰略意義。平靜雖短暫,但至少為全球經濟提供一口喘息的空氣。
協議成形也將使中美科技鏈緊張情勢和緩,支撐AI、半導體及雲端股短線走強。
指數日線圖








本週經濟行事曆

下週經濟行事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