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回溫,黃金重回4,000;川習會過度樂觀?銅價回調【群益獨家觀點】
避險情緒回溫,黃金重回4,000
【黃金】
在川習會不如市場預期般樂觀下,黃金重回每盎司4,000美元關卡。全球黃金需求在2025年第三季度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313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受益於投資需求的激增以及央行買盤的支撐。
中美貿易緩和雖減少了部分緊張情緒,但兩大經濟體長期競爭帶來的不確定性仍推動投資者轉向避險資產。世界黃金協會報告指出,地緣政治緊張、持續的通脹壓力與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此外,各國央行在第三季顯著增加黃金購買,增幅達28%,這扭轉了年初的下降趨勢,顯示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重要地位未變。哈薩克國家銀行和巴西央行是主要買家,2025年黃金購買總量預計介於750至900公噸之間。
黃金ETF市場同樣活躍,2025年第三季度資金流入創新高,達260億美元,反映投資者對黃金的積極配置。雖然近期受到聯準會可能放緩降息以及金價回調的影響,部分黃金ETF資金流出,多數投資者仍將黃金視為風險對沖工具。與此同時,高金價壓制了珠寶消費需求,消費量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但因價格上升,珠寶銷售額仍同比成長。
黃金市場在2025年保持強勁需求和價格水平,地緣政治風險與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持續推動避險需求,各國央行積極增持,使黃金成為金融市場中的重要資產配置選擇。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及貨幣政策變動,黃金價格仍有望維持其避險和投資價值。
紐約黃金 12月合約(GCZ5)

川習會過度樂觀?銅價回調
【銅】
在川習會後,市場反應似乎對於此次會面的狀況不夠滿意,LME銅價創新高後隨即回落。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呼籲設立金屬產能上限,遏止內捲式的惡性競爭,有望對銅價帶來正向的支撐。
銅價的短期回落較偏情緒面,若以基本面來看,隨著幾家銅礦生產商因一些供應中斷事件而下調年度生產預期,銅礦的短缺時刻刺激著銅價,支撐在供給疲弱的預期下維持強勁,機構普遍也預估銅價還有上行的空間,在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緩解下,銅價有望再度表現。
在產業政策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呼籲中國政府考慮對銅、鋅、鉛等大宗金屬產品設立產能上限,以避免國內惡性競爭。協會指出,國內銅冶煉廠面臨激烈的「內卷式」競爭,導致銅精礦加工費降至歷史低位,威脅產業健康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工業金屬生產國,經過多年產能擴張後,目前正努力遏制部分行業過度擴張以協助企業恢復盈利能力,緩解通縮壓力,並應對美國貿易戰和房地產市場下滑的經濟挑戰。內卷競爭削弱了企業在原料採購的議價能力,收窄整體利潤空間,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而產能的限縮也將為銅價帶來正面的支撐。
從紐倫銅價差上來看,自8月川普政府宣布不對精煉銅課徵進口關稅後,價差大幅收斂至0元,不過近期價差的走升也正在反映一項潛在的因素,即美國商務部將在2026年中提交報告,並由川普來決定是否進一步針對精煉銅課徵進口關稅,並在未來採取逐步調升的措施。目前市場對於銅關稅政策仍放在心上,隨時應對可能傳來的消息,也是目前價差發散的主要動力來源,隨著2026年中的靠近,價差不排除進一步的發散。
CME、LME銅價差

紐約銅 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