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漲勢擴散,小盤股與消費板塊下半年能否接棒?
在美股經歷了數月由超大市值科技股主導的上漲之後,2025年下半年伊始,華爾街迎來了一個更強勁也可能更健康的市場轉變——這輪漲勢正在擴散至更多板塊。
從週期股到小盤股,越來越多股票加入上漲行列,推動標普500指數(S&P 500)和納指(Nasdaq Composite)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自4月低點反彈以來,市場的復甦基礎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加穩固。
隨著2025年下半年開始,投資者開始將資金從高估值的科技股轉向週期性板塊。根據FactSet數據,上週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佳的是材料板塊(上漲3.6%),遠超標普500整體1.7%的漲幅。同一期間,金融和能源板塊分別上漲2.4%和2.1%。
小盤股也開始回暖。基準指數羅素2000(Russell 2000)本月至今已上漲3.5%,跑贏多數大型股指數。據道瓊斯市場數據,截至上週四,該指數2025年首次實現年內累計上漲,自2月20日以來首次“轉綠”。
Wealth Consulting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塔利·萊格(Talley Leger)表示:“4月低點以來,‘買入一切’的策略奏效,部分原因是科技股此前遭到過度懲罰後的均值迴歸。但往後看,選股將變得更加關鍵,其他市場板塊正在獲得資金青睞。”
他指出,科技股漲勢從所謂的“七巨頭”之外擴散,是“市場變得更廣泛、更健康的信號”。
消費板塊能否“王者歸來”?
與此同時,那些在上半年表現滯後的板塊,如今有望在2025年剩餘時間實現有力反彈。
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的可選消費板塊在2025年前六個月表現墊底,累計下跌4.2%,創三年來最差上半年表現。
不過,從更細緻的數據來看,情況並沒有表面那麼糟糕:許多消費相關股票其實保持平穩,而美國消費者的基本面也許比板塊表現所反映的要強。
FactSet數據顯示,標普500等權重消費可選指數(即對板塊內所有51只股票按相同權重處理)今年實際上漲了2.5%。
問題主要出在特斯拉(TSLA.O)這隻權重巨大的個股身上。作爲該板塊市值加權指數中佔比高達18.6%的成分股,特斯拉今年股價已下跌近22%。原因包括電動車銷售疲軟、需求放緩、傳統車企競爭加劇,以及馬斯克的政治言論引發投資者擔憂。
另一隻權重科技股亞馬遜(AMZN.O),佔該板塊權重約42%,但其股價今年迄今相對平穩,漲幅爲1.8%。
不過,特斯拉和亞馬遜雖然舉足輕重,但整個消費可選板塊還包括餐飲連鎖、服飾、奢侈品和旅遊股,比如麥當勞(MCD.N)、Lululemon(LULU.O)和愛彼迎(ABNB.O)。這些公司在經濟穩健、就業良好時通常會迎來消費增長,但若失業率上升,則會受到拖累。
前景雖亮,風險仍在
Empower Investment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瑪爾塔·諾頓(Marta Norton)則提醒稱,消費者情緒尚未明朗,儘管潛在的關稅威脅不像幾個月前那樣令人恐慌。
美國人在5月削減了開支,結束了上半年搶購新車等商品以避開關稅的熱潮。根據6月27日公佈的數據,5月個人消費下降0.1%,爲今年1月以來首次下滑。
“我不會說消費者健康狀況出了問題,”諾頓說,“但確實有輕微惡化。貿易政策未來走向仍存在不確定性。”
更何況,消費可選板塊目前估值依然偏高。截至上週三下午,該板塊的遠期市盈率(P/E)爲29.07,高於4月8日時的22.56。而等權重消費指數的遠期市盈率也升至17.57,較4月初的13.7明顯抬升。
諾頓表示,考慮到估值偏高和關稅的不確定性,消費可選板塊在短期內難以找到明確的上漲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