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自顧不暇,俄烏衝突似乎已不被關心
最近,由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似乎正主導著新聞頭條,以至於人們很容易忘記,俄羅斯與烏克蘭仍陷於衝突之中。
加沙的衝突、美歐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以及隨著對立的“權力軸心”不斷強化而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也處在全球決策者們思緒的前沿,並將已持續三年半多的烏克蘭戰爭在議程中的位置推後。
俄羅斯和烏克蘭似乎都越來越被冷落,就連本週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雙方談判團隊都參與的會談,也幾乎未被媒體提及。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烏衝突的走向與和平的前景都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
特朗普在7月14日表示烏克蘭可以獲得更多美國製造的武器——只要北約盟友爲此買單——時,他似乎失去了耐心,並給了俄羅斯50天的時間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他說,如果做不到,俄羅斯將面臨“非常嚴厲的”制裁和高達100%的“二級”關稅。
這些措施可能會沉重打擊俄羅斯及其剩餘的貿易伙伴,包括購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印度。
俄羅斯的“牌”
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必須在9月2日之前表明它對停火與和平計劃是認真的,儘管雙方在交換戰俘問題上達成了一些協議,但該計劃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分析人士對更多制裁的威脅能否促使俄羅斯總統普京真誠地回到談判桌前表示懷疑,更不用說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
烏克蘭國家戰略研究所的研究員Mykola Bielieskov表示,特朗普對和平協議的要求與任何進一步的制裁之間,存在一段距離。
Bielieskov在7月初表示, “克里姆林宮普遍押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沒有能力系統性地支持烏克蘭並向俄羅斯施壓,同樣,在武器問題上,此時此地的供應速度和數量至關重要。因此,存在許多已知的未知數。而且我認爲俄羅斯可能相信美國不敢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實施二級制裁,”他補充道。
在武器供應方面受制於美國和歐洲慷慨援助的烏克蘭,近幾個月已表現出更強的談判意願,它與特朗普一道呼籲與俄羅斯停火,但未得到回應。
它也表現出了妥協的意願,甚至願意將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割讓給莫斯科,前提是該國能獲得其“聖盃”:北約成員國資格。
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憑藉其純粹依靠徵兵的人力和密集的無人機戰而在戰場上取得微小但漸進式進展的俄羅斯,會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由西方承諾的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
對烏克蘭的失望
對基輔來說,更糟糕的是國內日益增長的動盪,人們對持續的戒嚴法、缺乏選舉以及澤連斯基的戰時領導表示疑慮。
上週,因政府採取措施限制兩個反腐機構的獨立性,基輔爆發了抗議活動。歐盟高級政治家表達了對此舉的驚愕,稱這表明烏克蘭缺乏追求歐洲民主價值觀的承諾。打擊烏克蘭根深蒂固的腐敗,被視爲獲得基輔所渴望的歐盟成員國資格的先決條件。
7月中旬的一次政府改組也引發了指責,稱澤連斯基正在將權力集中在效忠者手中,這也可能引發烏克蘭國際支持者和資助者的擔憂。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政治分析公司R.Politik創始人Tatiana Stanovaya說,“烏克蘭正進入一個在外部不確定性日益增長之際進行內部鞏固的關鍵階段。”
她上週在電子郵件評論中說,“最近的戰場動態恰逢美國採取了新的姿態:特朗普選擇了戰術性延遲而非決定性介入,在行動上後退一步,同時將財政和政治責任轉移給歐洲。”
她補充道,“與此同時,基輔正在利用這個間歇期進行內部重新校準。最近的政府改組……凸顯了澤連斯基政府在面對日益增長的悲觀情緒、制度性惰性和日益加劇的勞動力危機時,意圖加強政治控制和維護凝聚力。”
Stanovaya指出,儘管西方對烏克蘭的國內軌跡日益不安,“國際支持正變得越來越交易性,其主要目的是維持前線,而非推進民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