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印美貿易談判破裂內幕——印度提前開香檳,特朗普反手一個2
經過五輪貿易談判後,印度官員曾如此自信能與美國達成有利協議,甚至向媒體釋放信號稱關稅可能被限制在15%。印度官員原本預計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在8月1日最後期限前幾周親自宣佈這一協議。但這個宣佈始終沒有到來。
新德里如今面臨的是週五起對印度商品突然加徵的25%關稅,以及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而施加的不明懲罰。與此同時,特朗普卻與日本和歐盟達成了更大規模的協議,甚至給老對手巴基斯坦提供了更優惠的條件。
路透社採訪四位印度政府官員和兩位美國政府官員獲得的獨家信息,揭示了這項擬議中協議的未公開細節,以及儘管在多數問題上達成技術性共識卻最終談判破裂的全過程。
雙方官員表示,政治誤判、信號錯失和相互怨懟的複雜因素,導致這兩個全球第一大和第五大經濟體之間的協議破裂——兩國雙邊貿易額超過1900億美元。白宮、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印度總理辦公室以及外交部和商務部均未回覆置評請求。
印度方面認爲,在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訪問華盛頓和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新德里後,印度已經做出了一系列足以促成協議的讓步。
兩位印度政府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新德里提議對美國出口印度工業品(約佔美對印出口40%)實行零關稅。官員們稱,儘管面臨國內壓力,印度仍將通過配額制逐步降低對美國汽車和酒精飲料的關稅,並同意華盛頓提高從美國進口能源和國防產品的主要要求。
“在華盛頓第五輪談判後,大部分分歧已經解決,這讓人看到了突破的希望,”其中一位官員表示,並補充說談判代表們認爲美國會體諒印度在免除美國農產品和乳製品關稅問題上的猶豫。
這是一個誤判。特朗普對此事的看法不同,他想要更多讓步。
白宮一位官員表示:“與印度的談判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我們始終沒有獲得讓我們滿意的協議。我們從未達成我們想要的完整協議。”
過度自信與誤判
今年2月訪問華盛頓的印度總理莫迪同意以2025年秋季爲達成協議的目標時間,並計劃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增加一倍多至5000億美元。
爲彌合47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印度承諾購買高達2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增加國防進口。但官員們現在承認,在特朗普談論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後,印度變得過度自信,認爲有利協議已經唾手可得。新德里隨後強化了立場,特別是在農業和乳製品這兩個對印度政府高度敏感的領域。
“我們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美國不能忽視14億人口的市場,”一位參與談判的印度官員在7月中旬表示。談判代表甚至要求美國免除4月宣佈的10%平均關稅,並取消對鋼鐵、鋁和汽車徵收的關稅。
後來,在美國與日本、歐盟等關鍵夥伴簽署貿易協議後,印度降低了期望,希望以較少的讓步獲得類似的15%關稅稅率。
這對白宮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一位熟悉談判的華盛頓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想要一個能登上頭條的公告,要求更廣泛的市場準入、投資和大規模採購。”一位印度官員承認,新德里沒有準備好提供其他國家所做出的讓步。
例如,韓國在特朗普8月1日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通過提供3500億美元投資、增加能源進口以及在大米和牛肉方面做出讓步,獲得了15%的關稅稅率而非25%。
溝通中斷
“在某一時刻,雙方非常接近簽署協議,”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現爲一個與兩國談判關係密切的遊說團體工作的林斯科特(Mark Linscott)表示。“缺失的環節是特朗普總統和莫迪總理之間的直接溝通渠道。”
一位白宮官員強烈反對這種說法,指出其他協議無需此類干預也能解決。一位參與談判的印度政府官員表示,莫迪不可能打電話,擔心與特朗普的單方面對話會讓他陷入被動。
然而,另外三位印度官員表示,特朗普多次提及調解印巴衝突的言論進一步加劇了談判緊張,也是莫迪沒有打最後一個電話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關於巴基斯坦的言論不受歡迎,”其中一位官員表示。“理想情況下,印度應該承認美國的作用,同時明確最終決定權在我們手中。”
一位印度政府高級官員將談判破裂歸咎於判斷失誤,稱印度高層顧問處理不當。“在美國與越南、印尼、日本和歐盟達成更好協議後,我們缺乏所需的外交支持,我們本可現在避免身處的危機中。”
特朗普週二表示,他將在未來24小時內將印度進口商品的關稅從目前的25%“大幅”提高,並聲稱新德里購買俄羅斯石油是在爲烏克蘭衝突“添柴加火”。
前路展望
談判仍在繼續,美國代表團預計本月晚些時候將訪問新德里,印度政府官員仍然認爲協議可以挽救。“這仍然有可能,”一位白宮官員表示。
第四位官員表示,印度政府正在重新審查農業和乳製品領域可以做出讓步的方面。在俄羅斯石油問題上,如果價格匹配,印度可能會減少部分採購轉而購買美國供應。
“這可能需要總理和總統之間的直接溝通,”林斯科特表示。“拿起電話吧。目前我們是雙輸。但達成雙贏貿易協議的真正潛力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