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名米蘭是“一石二鳥”!重大決策將推遲到明年1月?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宣佈,將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擔任美聯儲理事,任期至明年1月。
這一臨時任命被市場視爲“戰略緩衝”,既爲特朗普在美聯儲安插盟友,又爲明年5月美聯儲主席換屆的終極決策爭取時間。現任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結束,但他仍可留任理事至2028年。
“米蘭的任命是權宜之計,特朗普藉此將重大決策推遲到明年1月,”Evercore ISI分析師卡西拉吉(Marco Casiraghi)和呂剛在報告中指出,“這保留了所有選項的靈活性,尤其是新任主席人選。”
米蘭的提名凸顯特朗普對低利率政策的執著。今年以來,特朗普持續抨擊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指責央行推高政府債務成本並抑制經濟增長。
若獲參議院批準,米蘭將成爲9月政策會議中降息陣營的新生力量——儘管他可能錯過9月16-17日的關鍵會議,因參議院8月休會期將持續至9月初。
上月沃勒和鮑曼兩位理事反對按兵不動,主張因勞動力市場疲軟降息25基點。RSM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埃拉斯(Joseph Brusuelas)認爲,米蘭可能“在年內會議上支持降息,或在按兵不動時投出反對票”。
米蘭與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高度一致,尤其支持關稅措施。他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接受採訪時稱:“目前零證據顯示關稅引發宏觀價格壓力。”他斷言任何關稅導致的通脹都將是“一次性波動,而非持續趨勢”——這與鮑威爾等多數官員“關稅或重燃通脹”的警告形成鮮明對比。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米蘭可能成爲特朗普改造美聯儲的“先鋒”。2024年3月,他與現任中國財政部幕僚長卡茨(Dan Katz)聯合發表論文,提出縮短理事任期、將美聯儲撥款權移交國會等激進主張,甚至建議“明確理事服務於總統意志”。這些需立法支持的改革被彭博經濟學家威爾考克斯(David Wilcox)抨擊爲“將粉碎市場信心”,但預示特朗普若連任可能推動的制度變革。
目前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包括現任理事沃勒、前理事沃什及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米蘭的臨時身份“反而提高了沃勒的勝算”,卡西拉吉分析稱,“若特朗普直接提名永久繼任者,沃勒的機會將大幅縮水”。
隨著貨幣政策分歧擴大,布魯蘇埃拉斯預警:“未來幾乎不可能再出現全員一致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