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難遇!央行內部大分歧,空氣中充滿“滯脹”的氣息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央行內部分歧時代,當各方目標出現衝突時,想要達成一致是很難的。
週四,英國央行在歷史上首次出現需要進行兩輪投票才能做出決定的利率決策投票。在第一輪投票中,有四名成員贊成降息25個基點,四名成員希望維持利率不變,還有一名成員主張降息50個基點。最終,英國央行選擇了降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
此前,美聯儲在7月的會議中也出現了罕見情況,自1993年以來首次有兩名成員投票反對委員會的其他成員。
從歷史上看,英國央行在公開爭論方面比美聯儲要開放得多,但這兩家央行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各自的經濟體都出現了增長惡化的跡象,然而通脹方面的“戰鬥”尚未取得勝利。
在英國,截至6月的過去12個月裏,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增長加速至3.6%,而在此之前,該指數曾在去年9月降至1.7%的低點,低於英國央行2%的目標。英國央行預測,通脹在第三季度將加速至3.75%以上,然後再次回落。
美國的通脹並沒有那麼大的波動,但以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衡量的物價正在進一步遠離美聯儲2%的目標,而不是接近。
在這兩個國家,對稅收的擔憂(美國是關稅,英國是僱主稅和可能的所得稅上調)都加劇了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大西洋兩岸都對勞動力市場感到非常擔憂。英國央行會議紀要顯示:“英國中國生產總值(GDP)的潛在增長依然低迷,這與勞動力市場持續逐步放鬆的情況是一致的。”
在新聞發佈會上,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通脹的上行風險和經濟活動的下行風險都給利率帶來了真正的不確定性。
在美國,本週公佈的供應管理協會服務業報告顯示,採購經理人在報告新訂單放緩的同時,也發現物價上漲正在加速。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首席經濟學家託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表示,滯脹的誘因是關稅、驅逐出境以及美元的貶值。
他表示:“最重要的是,市場中的‘滯脹’主題正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