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暴漲幕後:俄央行被曝祕密囤貨
Kitco新聞報道稱,據記者蒂姆·特雷德戈爾德(Tim Treadgold)透露,俄羅斯央行可能通過未公開的大規模購買行爲推高白銀價格。
“白銀正走出黃金投下的漫長陰影,”特雷德戈爾德在週二晚間發表於《福布斯》的文章中寫道,“有跡象表明,一個重要新買家——俄羅斯央行的出現正在影響銀價,使其攀升至14年高位。”
他指出,雖然難以獲取官方數據,但自俄羅斯去年9月底宣佈首次將白銀納入國家儲備基金以來,白銀價格表現一直優於黃金。
“白銀自1月初以來上漲30.6%,而黃金漲幅爲27.5%,部分原因只是白銀在追趕黃金這個過去三年大宗商品領域的明星,”特雷德戈爾德表示,“也有跡象顯示投資者已對黃金按下暫停鍵。受央行購買推動,金價自2022年以來已翻倍,隨後私人投資者也湧入市場。”
“白銀起步較慢,缺乏像央行、資金雄厚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或富裕私人買家這樣的強力購買方,”他寫道,“但如果俄羅斯央行確實在悄悄建立白銀儲備——情況似乎正是如此,那麼很可能看到其他與俄羅斯結盟的央行效仿。”
特雷德戈爾德推測,俄羅斯的金磚國傢伙伴,包括中國、印度和巴西,可能也在執行同樣的貴金屬積累戰略,以擺脫國際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
“金磚國家計劃的一部分是通過積累黃金來繞過美元,但由於金價接近歷史高位,這一行動成本極高,”他說,“白銀一直被視爲黃金的替代品,甚至獲得了‘窮人的黃金’這個不太友善的綽號,這可能讓金磚國家集團成員繼續(通過白銀)推進擺脫美元的計劃。”
支撐白銀投資吸引力的其他因素還包括強勁的工業需求,以及在黃金被視爲過於昂貴的市場中,白銀作爲珠寶原料的替代用途。
“但當今白銀市場最大的影響因素似乎是投資需求,白銀與鉑金一樣,正日益被視爲黃金的替代品,”他寫道,“鉑金是另一種投資追隨者不斷增加、價格持續上漲的貴金屬。”
特雷德戈爾德指出,衡量白銀需求升溫的一個基本指標是金銀比,這個不太精確的指標用於比較白銀與黃金的價值,歷史上金銀比約爲65,意味著一盎司黃金的價值約爲一盎司白銀的65倍。最新比率爲88,表明白銀相對於黃金仍然便宜。
雖然並非所有人都認爲金銀比仍是衡量兩種金屬相對價值的有用指標,但特雷德戈爾德表示,“新類型買家的入場可能意義重大”。
“自俄羅斯央行去年宣佈將在以黃金和鉑金爲主的貴金屬儲備中增加白銀以來,尚無進一步消息,但白銀近期相對黃金的強勁表現,可能暗示央行在白銀市場的活動正在增加。” 特雷德戈爾德說。
2024年9月30日,俄羅斯政府透露計劃在未來三年斥資高達510億盧布(5.355億美元)增加貴金屬儲備。該消息源自當時發佈的《聯邦預算草案》中的一項條款。雖然黃金一直是外匯儲備中的重要資產,但該提案表明俄羅斯政府正尋求擴大儲備範圍,將白銀和鉑族金屬納入其中。
俄財政部在國際文傳電訊社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俄羅斯國家基金中建立精煉貴金屬儲備,將有助於確保聯邦預算平衡和經濟穩定發展,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滿足俄羅斯聯邦的工業需求。”
預算草案未包含潛在購買計劃的細節,但一些分析師認爲,將白銀納入外匯儲備可能引發新的投資者興趣,使其重新成爲官方貨幣金屬。
各國央行在19世紀50年代中期停止積累白銀,世界在19世紀70年代初放棄了銀本位制。其他分析師指出,雖然白銀在散戶投資者中仍是具有吸引力的貨幣資產,但俄羅斯等國家可能更關注維持這種貴金屬的戰略供應,因其具有工業用途。
大宗商品發現基金創始人威廉·米德爾庫普(Willem Middelkoop)是最早關注俄羅斯此舉的分析師之一。他表示,雖然60%的白銀需求來自工業應用,但投資者不應完全忽視白銀作爲貨幣資產的作用。
“俄羅斯也意識到白銀通過COMEX期貨被操縱,如果存在貨幣方面的考量(對紙白銀體系施加壓力)我也不會感到驚訝,”他在給Kitco News的評論中表示。
分析師認爲,除了建立戰略儲備外,購買國內鉑族金屬生產將爲俄羅斯的採礦業提供關鍵支持。俄羅斯曾擁有鉑族金屬儲備,但在2012年售罄。
更廣泛的金磚國家因素也可能在發揮作用。去年10月24日,在宣佈新的戰略白銀和鉑族金屬儲備不到一個月後,俄羅斯提議金磚成員國建立自己的貴金屬交易所,此舉可能顛覆長期建立的黃金、白銀、鉑金和其他貴金屬國際定價機制。
該消息緊隨10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通過的聲明,該聲明支持在共同產品質量標準基礎上增加成員國之間的貴金屬交易。次日,俄羅斯聯邦財政部發布官方聲明稱:“在金磚國家內部建立金屬交易機制,將形成基於交易所原則的公平競爭環境。”
“該機制將包括創建金屬價格指標工具、金條生產和貿易標準、市場參與者認證、金磚國家內部的清算和審計,”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表示,“參與國將在聯盟內部獲得穩定的交易所交易的可靠途徑。”
俄羅斯財政部補充說,他們預計金磚國家貴金屬交易所“將成爲貴金屬價格的關鍵調節者”。